遼寧連續(xù)式淬火機床活塞桿淬火
為使金屬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除合理選用材料和各種成形工藝外,熱處理工藝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鋼鐵是機械工業(yè)中應用廣的材料,鋼鐵顯微組織復雜,可以通過熱處理予以控制,所以鋼鐵的熱處理是金屬熱處理的主要內(nèi)容。另外,鋁、銅、鎂、鈦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過熱處理改變其力學、物理和化學性能,以獲得不同的使用性能。常見熱處理概念?正火:將鋼材或鋼件加熱到臨界點上的適當溫度保持一定時間后在空氣中冷卻,得到珠光體類組織的熱處理工藝。2. 退火:將亞共析鋼工件加熱至20—40度,保溫一段時間后,隨爐緩慢冷卻(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卻)至500度以下在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金屬熱處理工藝大體可分為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三大類。根據(jù)加熱介質(zhì)、加熱溫度和冷卻方法的不同,每一大類又可區(qū)分為若干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同一種金屬采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可獲得不同的組織,從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鋼鐵是工業(yè)上應用最廣的金屬,而且鋼鐵顯微組織也最為復雜,因此鋼鐵熱處理工藝種類繁多。
常用感應淬火鋼的力學性能根據(jù)交變電流的頻率高低,可將感應加熱熱處理分為超高頻、高頻、超音頻、中頻、工頻 5類。①超高頻感應加熱熱處理所用的電流頻率高達27兆赫,加熱層薄,僅約0.15毫米,可用于圓盤鋸等形狀復雜工件的薄層表面淬火。②高頻感應加熱熱處理所用的電流頻率通常為200~300千赫,加熱層深度為0.5~2毫米,可用于齒輪、汽缸套、凸輪、軸等零件的表面淬火。③超音頻感應加熱熱處理所用的電流頻率一般為20~30千赫,用超音頻感應電流對小模數(shù)齒輪加熱,加熱層大致沿齒廓分布,粹火后使用性能較好。④中頻感應加熱熱處理所用的電流頻率一般為2.5~10千赫,加熱層深度為2~8毫米,多用于大模數(shù)齒輪、直徑較大的軸類和冷軋輥等工件的表面淬火。⑤工頻感應加熱熱處理所用的電流頻率為50~60赫,加熱層深度為10~15毫米,可用于大型工件的表面淬火。
關(guān)鍵由床體,直線模組,夾持轉(zhuǎn)動組織,制冷系統(tǒng),淬火液循環(huán),電氣設(shè)備自動控制系統(tǒng)等構(gòu)成。淬火機床一般全是單工序(小直徑工件時可以選用雙工序淬火機床)。淬火機床從設(shè)計上面有立柱式和立式兩類,客戶可依據(jù)淬火加工工藝挑選淬火機床,針對零件或加工工藝,可依據(jù)加溫加工工藝規(guī)定設(shè)計生產(chǎn)制造型淬火機床。由淬火機床與電磁感應加熱開關(guān)電源相互配合,完成由系統(tǒng)控制的磁感應淬火加工工藝,常見于傳動齒輪,滾動軸承,軸類零件零部件,氣缸,缸筒及各種機械零件的淬火及熱處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