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使用市政護欄的城市都有一個共同的城市現(xiàn)象-那就是秩序井然有序。就拿廣州市開發(fā)大道來說吧,有一段時間,市政拆了市政護欄,可了不得了,橫穿馬路的,自行車,電動車,機動車混為一體,分不清主次,快車慢車道,一度引起擁堵和事故等不良現(xiàn)象,可前年,又換上了新的市政護欄,交通和城市秩序井然有序,上下道分明,有力地保護了交通暢通,市政護欄哪里便宜,秩序明顯好轉變,并且護欄的安裝給滕州城市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使城市更加光鮮可愛。
道路護欄讓道路更暢通。大家設想一下,如果道路上沒有護欄阻隔,交通將是個什么樣子?假使,道路上安裝了道路護欄,道路交通秩序又是個什么樣子。
裝不裝護欄,是裝隔離護欄,還是建中分綠化帶,歸根到底不能一概而論,要結合道路的總體寬度和承載功能來定。多次參與道路方案設計的一名專業(yè)人士告訴記者,回答上述問題就必須確定道路的使用功能。如果是交通性道路,那么保證道路通暢和一定的行駛速度是目標。設置欄桿和綠化帶隔離,可以杜絕車輛隨意調頭和橫穿馬路的現(xiàn)象,減少交通干擾,加快車輛通過的時間和速度。
如果是定位為生活性道路,類如那種休閑商業(yè)街區(qū)周邊的道路,市民對于步行逛街的需求更多一些,就應該減少護欄的阻隔,相應的增加過街路口的設置。按照規(guī)范要求,繁華商業(yè)街區(qū)地段有條件的,好設置地下過街通道或者人行天橋,或者每隔200米設置一處過街路口,方便行人來往通行。
但在一些城市核心地帶,騰挪的空間就很小。專家說,這種情形下就必須綜合考慮路幅的限制,靈活應變。按照目前的設計標準,設置護欄少留出0.5米寬,占據(jù)的路幅小。而設置綠化隔離帶,起碼需要1米的寬度。去年改造的健康路拓寬以后,就選擇了中分綠化帶和隔離護欄相結合的方式。如果路寬允許,選擇中分綠化帶除了比護欄在維護上更有優(yōu)勢,同時綠島中的綠化小品的設計也能無形中提升道路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