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艾諾斯蓄電池
早在1891年就開始生產(chǎn)各種蓄電池,是世界上最早的電池制造商之一。經(jīng)過逾百年的發(fā)展,已成為歐洲及至世界工業(yè)電池的權威。在1982年利用其專利注冊的R.E.(Recombination Electrolyte)再化合技術成功生產(chǎn)了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這一技術的引進不僅提升了電池的性能,還增強了產(chǎn)品的環(huán)保特性,因為這種密封設計減少了電池在使用過程中對環(huán)境的污染。此外,艾諾斯的產(chǎn)品如NexSys®, Odyssey® 和 Genesis® 等都采用了高端技術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
鋰電池組容量修復均衡器的應用價值
延長電池組使用壽命:通過均衡控制,減少了因容量衰減不均衡而導致的電池失效和更換頻率,從而延長了電池組的使用壽命。提高設備續(xù)航性能:容量均衡后的電池組能夠保持相對一致的輸出性能,提高了設備的續(xù)航性能和使用體驗。減少隱患:通過實時監(jiān)測和溫度管理,降低了因電池過熱、過充等導致的隱患。降低維護成本:通過的數(shù)據(jù)記錄和分析,為后續(xù)的維護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降低了維護成本。
鋰離子電池正材料的低溫特性是怎么樣的?
層狀結構,既擁有一維鋰離子擴散通道所不可比擬的倍率性能,又擁有三維通道的結構穩(wěn)定性,是早商用的鋰離子電池正材料。其代表性物質有LiCoO2、Li(Co1-xNix)O2和Li(Ni,Co,Mn)O2等。謝曉華等以LiCoO2/MCMB為研究對象,測試了其低溫充放電特性。結果顯示,隨著溫度的降低,其放電平臺由3.762V(0℃)下降到3.207V(–30℃);其電池總容量也由78.98mA·h(0℃)銳減到68.55mA·h(–30℃)。尖晶石結構正材料的低溫特性,尖晶石結構LiMn2O4正材料,由于不含Co元素,故而具有成本低、性的優(yōu)勢。然而,Mn價態(tài)多變和Mn3+的Jahn-Teller效應,導致該組分存在著結構不穩(wěn)定和可逆性差等問題。彭正順等指出,不同制備方法對LiMn2O4正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影響較大,以Rct為例:高溫固相法合成的LiMn2O4的Rct明顯高于溶膠凝膠法合成的,且這一現(xiàn)象在鋰離子擴散系數(shù)上也有所體現(xiàn)。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合成方法對產(chǎn)物結晶度和形貌影響較大。
為什么冬天鋰電池容量會變低?
鋰離子電池自從進入市場以來,以其壽命長、比容量大、無記憶效應等優(yōu)點,獲得了廣泛的應用。鋰離子電池低溫使用存在容量低、衰減嚴重、循環(huán)倍率性能差、析鋰現(xiàn)象明顯、脫嵌鋰不平衡等問題。然而,隨著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低劣帶來的制約愈加明顯。據(jù)報道,在-20℃時鋰離子電池放電容量只有室溫時的31.5%左右。傳統(tǒng)鋰離子電池工作溫度在-20~+55℃之間。但是在航空航天、軍工、電動車等領域,要求電池能在-40℃正常工作。因此,改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質具有重大意義。
如何測試電池容量?
1. 萬用表法,萬用表是一種常見的電子測試儀器,通過將電引線與電池性連接,可以測量電池的電壓值。一般而言,鋰電池標稱電壓為3.7V,而鎳氫電池標稱電壓為1.2V。因此,可以將電池放置在室溫下靜置10分鐘后再進行測試,如果測試結果接近標稱電壓,說明電池容量正常。2. 電池負載測試法,這種測試方法需要使用到電池負載器這一儀器,通過將電池性與負載器相連,可以模擬電池在實際使用中的負載狀況。在測試時,將電池充滿電并在實際負載下工作,直至電池電量耗盡,并記錄下使用時間。通過時間與標稱容量的比值,可以計算出電池實際容量。
低溫電解液的研究組成?
鋰鹽是電解液的重要組成。鋰鹽在電解液中不 僅能夠提高溶液的離子電導率,還能降低 Li+ 在溶液中的擴散距離。一般而言,溶液中的Li+濃度越大,其離子電導率也越大。但電解液中的鋰離子濃度與鋰鹽的濃度并非呈線性相關,而是呈拋物線狀。這是因為,溶劑中鋰離子濃度取決于鋰鹽在溶劑中的離解作用和締合作用的強弱。除電池組成本身外,在實際操作中的工藝因素, 也會對電池性能產(chǎn)生很大影響。制備工藝。Yaqub 等研究了電荷載及涂覆厚度對 LiNi0.6Co0.2Mn0.2O2 /Graphite 電池低溫性能的影響發(fā)現(xiàn),就容量保持率而言,電荷載 越小,涂覆層越薄,其低溫性能越好。充放電狀態(tài)。Petzl 等研究了低溫充放電 狀態(tài)對電池循環(huán)壽命的影響,發(fā)現(xiàn),放電深度較大時,會引起較大的容量損失,且降低循環(huán)壽命。其它因素。電的表面積、孔徑、電密度、電與電解液的潤濕性及隔膜等,均影響著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另外,材料和工藝的缺陷對電池低溫性能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磷酸鹽體系正材料的低溫特性?
LiFePO4因佳的體積穩(wěn)定性和性,和三元材料一起,成為目前動力電池正材料的主體。磷酸鐵鋰低溫性能差主要是因為其材料本身為緣體,電子導電率低,鋰離子擴散性差,低溫下導電性差,使得電池內(nèi)阻增加,所受化影響大,電池充放電受阻,因此低溫性能不理想。在研究低溫下LiFePO4的充放電行為時發(fā)現(xiàn),其庫倫效率從55℃的100%分別下降到0℃時的96%和–20℃時的64%;放電電壓從55℃時的3.11V遞減到–20℃時的2.62V。Xing等利用納米碳對LiFePO4進行改性,發(fā)現(xiàn),添加納米碳導電劑后,LiFePO4的電化學性能對溫度的敏感性降低,低溫性能得到改善;改性后LiFePO4的放電電壓從25℃時的3.40V下降到–25℃時的3.09V,降低幅度僅為9.12%;且其在–25℃時電池效率為57.3%,高于不含納米碳導電劑的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