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萬自考考生告訴你提升學歷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2020年時有多少人報名自考嗎?足足有700萬人報名!這個數值足以說明,學歷在這個社會有多受重視。
但對于職場人來講,我們究竟要不要選擇自考?
職場人選擇自考,無非是為了學歷的提升。但當周邊的人得知你參加自考時,很少人會表示贊同和支持,更多的是提出質疑和反對……
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職場人選擇自考成為一件“見不得光”的事,就導致大部分的職場自考生,在成功上岸之前,都不愿意主動公開。
寧愿孤軍奮戰(zhàn),也不想張旗招敵,或許是覺得“在成功之前的宣告,都是無力的吶喊”。
那職場人究竟要不要自考?任何人都無法給出主觀答案,但相信接下來的內容,可以幫助你找到內心的答案。
1、職場人員為什么要選擇自考?
職場人員,選擇自考最主要的驅動力無非兩種。一種是主動驅動力,想要通過學歷提升,從而提升生活質量;另一種是被動驅動力,因為社會對學歷的要求不斷增高,所以只能“被迫”提升……
根據我國教育部在2020年12月發(fā)布關于《2021年高校畢業(yè)生規(guī)模》的數據來看,2021屆高校畢業(yè)生總規(guī)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往年增加35萬。
每年大批高校生涌入社會,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但當大學學歷越來越普遍時,低于這個水平學歷的職場人,在社會的生存將會越困難。
所以選擇自考提升學歷的職場人,要么是明白學歷的重要性選擇提升學歷;要么就是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被迫”提升。
但不管怎么樣,對于已經錯失就讀全日制機會的職場人來說,自考確實幫助我們實現蛻變的重要機會。
雖然自考本科后,不代表我們就成為“人上人”。但起碼進行學歷提升后,相關的機會和待遇方面都會隨之提高。
2、職場人員自考會不會被歧視?
大多數人覺得自考無用,主要的根源就是自考學歷在求職時,經常會受到“學歷歧視”,被拒收自考學歷。
首先,這只是小部分公司會干的事,這種事不是單純的學歷問題而導致。自考學歷雖然會被企業(yè)拒收,但如果你沒有提升學歷,可能連被拒收的機會都沒有。
其次,大多數企業(yè)在評級和評定工資時,學歷是主要的決策因素之一,如果一個博士學歷的和你自考學歷的待遇是一樣的,這才是真正突出“學歷無用”。
最為重要的是,教育部已經發(fā)文取消對非全日制學歷的限制,不管是求職還是考公考研,無特別情況都不能限制自考學歷。
從這個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對成人學歷的提升重視程度,相對的,這也正變相說明自考的價值。
并且國家為了鼓勵跟多職場人員選擇提升學歷不斷的出臺學歷提升的補助政策。
如:廣州總工會開展2021年廣州職工學歷教育補助項目,通知指出:對參加大專、本科學歷教育學習的一線優(yōu)秀職工,進行學歷教育補助。補助標準為1500元/人!
當然其他地區(qū)也有相關的學歷提升補貼,這些政策補貼的出臺,也側面說明國家,也在提倡職人員選擇學歷提升。
3、自考生選擇自考為了什么?
每個人選擇選擇自考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在如今急于求成的世界,大多數人越活越功利,在求證自考能給你帶來什么好處的時候,為什么不靜下心想想,你究竟想要什么。
前段時間,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1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其中有8位來自中國的大學教授獲聘。
而8位教授中,引發(fā)最多關注的還屬來自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高會軍教授。
從公開的履歷表看,高會軍教授的求學歷程稱得上是“逆襲”。
曾經畢業(yè)于中專院校,2005年博士畢業(yè),并被哈工大破格晉升為教授。
如今的高會軍,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是交叉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智能控制與系統(tǒng)研究所所長;還是多所大學榮譽教授……
從中專到院士,最終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這期間得付出多少汗水才有這般成就……
也許這個時候會有人說:一個高會軍教授,又不能代表所有自考生,又不是每個自考生都能做到這個地步。
確實,不是每個人都能和高會軍教授一樣獲得如此之高的成就,但高會軍教授的事例也說明“學歷并不能決定一切,對于未來的決定權,更多的是現在你所做的每個決定”。
作家蘇心曾說:“每個人都是一片深不可測的海洋,里面蘊藏著無數寶藏,只要你肯開采,人生就會有無限種可能。
那些說什么:我不行,我不會,太晚了,自考沒有用……,都是自己給自己找的借口。
生活不會停下來等你成長,質疑聲也不會因為你的放棄就會停止,只要你敢于挑戰(zhàn)自我,未來才可能厚積薄發(fā)。
若想了解更多自考問題,如自考拿證、院校選擇、報考注意事項等問題,可以聯系自考老師咨詢。
同學們可以關注公眾號:(高升專升本)或聯系謝老師教育,了解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