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用的窖池,是用本地紅砂石砌起來的,其他的香型直接是窖泥。一個月后,弄出來,加上新的高粱,進行蒸煮,再堆起來池外發(fā)酵,成熟后再放進窖池。經(jīng)過多次這樣的過程,等窖池的混合物發(fā)酵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出酒了。
4:出酒成本
醬酒出酒的過程和其他蒸餾酒工藝最大的不同是,每次蒸餾出酒后都要把酒糟收起來,攤開、涼涼,再堆起來發(fā)酵。池外發(fā)酵完畢,再次放進窖池發(fā)酵。
一批發(fā)酵成熟的混合物要經(jīng)過7到9次這樣的過程,才算出酒完畢。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溜酒。
九次出來的酒,味道也不一樣。第一次出酒,味道酸、辣、澀都有。最后一次出酒,有焦糊的味道。中間幾次出酒,味道是最好的,最純凈的。
5:貯存成本
酒友們留意一下時間,等最后出酒的時候,基本都到了第二年了。也就是說,釀友們看到基酒的完成,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但是,這個時候的酒,還不能喝。
經(jīng)過幾次蒸煮,出來了不同階段的白酒,要分開存放,頭酒在一起,尾酒在一起,不能混淆。
存放這些原酒,工藝叫貯存,需要的時間是三年。三年之后才能拿出來進行勾兌。
釀友們算一下,等你勾兌的時候,從你制曲開始,幾年了?四年左右了吧。
前面的工序,都一樣。各家酒體味道的區(qū)別就在最后一道工序:勾兌、調(diào)味。
完成之后裝壇封存,滿一年,才算成熟。如果沒算錯的話,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五年后了。
但是,五年就能喝上好酒嗎?還是不可以的!我們現(xiàn)在調(diào)制的酒水,還僅僅是用你這一批出的酒。用的是去年的酒來勾兌的。這根本就不能叫好酒,因為口味太新。怎么才能口味醇厚呢?必須使用一定比例的老酒。
6:老酒成本
什么叫老酒?去年的叫老酒嗎?前年的叫老酒嗎?好像都不夠!一般來說,沒有五年貯存的白酒做基酒,都談不上好酒。現(xiàn)在問題來了,釀友們要喝上好喝的醬香型白酒,就需要5年前的酒水。那么,5年前的酒水,是幾年前開始釀造的呢?
太震撼了,一個酒廠,沒有十年釀酒歷史,只能購進其他酒廠的老酒。而這樣的老酒成本巨大。
到現(xiàn)在為止,釀友也也就清晰見到成本材料了:
醬香型白酒,一斤高粱出2兩酒。一斤醬香型白酒5×3.5元,17.5元。
好吧,你用了五年半的時間,釀造出一斤酒來,不算酒曲的原料,只說高粱就已經(jīng)17.5元了。你肯17.5元出手嗎?更別說其中還有一定比例10年前的酒水了。
還有其他投資呢,一個規(guī)模為48個窖池的酒廠:環(huán)保排污費:5萬元/年 水電14萬/月 煤630元/噸 還有人工工資、稅收、窖池費用等等,到這一步,您覺得市場上的零售在40以下的是什么酒呢?
至于酒精酒,醬醬不用多說,估計釀友們也可以猜到那是怎樣的結(jié)局喲。所以如果再有人告訴您,他的酒真的是出廠價,請相信他,這一年受市場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多小型酒企舉步艱難,為了減輕庫存壓力,確實是成本銷售。讓我們大家關(guān)愛健康,拒絕酒精酒!支持純糧釀造!
喜歡的朋友歡迎關(guān)注:九公子說酒。我們一起探討所以和酒有關(guān)的故事!